今年来生活水平提高,在饮食上越来越多样化,尤其多数年轻人喜欢街边速食和外卖,再加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让一些疾病的发生率逐渐飙升。
直肠癌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患直肠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有统计发现,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肠癌患者病例已高达52.1万,如此高的患病率,我们更应该注重如何预防?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患有肠癌呢?也就是说能在早期及早发现,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肠镜检查,有统计发现预约80%的肠癌,发现就是中晚期,多半是早期为注重肠镜检查。
身体出现4种情况,早做检查为好
大便变形
如果有肠癌出现一出现大便变形的症状,所以我们在去卫生间大便时会发现大便呈现细杆形扁带形或者茶褐色。
每个人体质不同,排出的便便形状和大小也会不一样,如果平时排的便便就比较粗,但突然性变成了像铅笔一样细的,那就要引起警惕,可能是大肠癌出现了。
这是因为肿瘤不断增大,对大便造成挤压而出现的形态变化。
疼痛
一旦出现恶性肿瘤晚期,会出现明显的下腹部疼痛感,随着肿瘤不断扩大,会对肠管造成挤压,导致肠管变得狭窄,所以大便会出现变形和变细的现象。
不断增大的恶性肿瘤,对肠壁造成不良刺激,产生异常疼痛感。
肠道症状
随着恶性肿瘤进一步发展得不到控制,还容易造成肠管部分梗阻。所以患者会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不全肠梗阻的表现。
大便带血带黏液
随着癌症的不断发展,肿瘤会出现破溃,进而出现扩散感染,所以我们在大便时会发现大便表面带有血浓或者黏液症状。
所以想要知道大肠有没有病变,有没有出现癌变的可能通过大便的表现就能了解,当直肠癌的癌肿表面破裂会导致动脉和静脉出现出血的现象,进而表现出大便带血的情况,一般血液颜色多见暗红或果酱色,时间久了,甚至血液会变为黑色。
对以下三类人群而言,定期进行肠镜筛查很有必要
40岁以上:
有研究和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大肠癌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但绝大多数的大肠癌患者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个功能退化,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可能性越来越高,而且一旦出现肠息肉会得到重视,随着病情发展有可能会发生癌变。
所以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和肿瘤筛查。
家族史:
肠癌在临床上表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与先天性遗传和肿瘤易感性有关。
除此之外,与后天的饮食生活习惯,或者所处的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尤其是家族中有腺瘤性遗传病,带有明显的遗传倾向,那么后期出现癌变的几率也非常高。
所以无论家庭中有大肠癌病史,或者是遗传性腺瘤性息肉病史,都应该引起警惕性,以防后期癌变的可能。
有症状人群:
生活中常见的腹痛、腹泻以及便秘交替腹泻反复出现,大便形状改变或者有便血的情况等,都属于肠道疾病的典型表现症状。
一旦出现病症,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查明病因也能及早了解病情,早做控制。
结语:由此可见,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应定期做肠镜检查。
对于肠道息肉的情况,虽然可通过手术的方式去除,但并不代表一劳永逸,最好做到定期复查,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肠道健康状况。